跑腿配送行業目前異常興盛,一個勤勉的跑腿員在二線城市月入5000不在話下,一個經營較好的跑腿公司收入也異??捎^,但對于跑腿公司系統來講,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即使跑腿行業內的人也是如此,真正了解跑腿系統的人只有該系統的研發人員最為了解,“隔行如隔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2017年9月,一位值得跑腿行業欽佩的跑腿企業家親自上門求購一套跑腿公司系統(這位企業家不愿公開姓名,以“企業家”代替)。接待人員與企業家相談甚歡,在簽約后說出這樣一番話:“小伙子,不瞞你說,算上咱們家,這已經是我更換的第3套跑腿系統了,如果再出問題,哪怕付出的代價大一點,我也要自己研發!”
時至今日,我們對企業家定期回訪,反饋良好。
不禁有跑腿行業的創業者要問了,企業家為什么更換這么多次的跑腿系統呢?是他不懂怎么判斷跑腿系統,還是他根本不懂跑腿軟件,亦或是被人騙了?原來企業家并非不懂跑腿系統,一個浸潤跑腿行業這么多年的人,哪怕吃的虧多一些,也早就該懂了。
企業家之所以頻繁更換跑腿系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點是剛進入跑腿行業時他并不懂得跑腿軟件,所以吃就吃虧在了沒有問清楚服務器的最大承載能力。
企業家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對軟件的理解和多數創業者一樣,一個是界面必須好看,二是接派單必須準確即時。但隨著公司經營的越來越好,業務越來越多,企業家傻眼了,只要一到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期,客人下單后后臺根本沒有響應,僅僅1周的時間,好不容易培養的用戶,流失了6、7成。
半年的努力,幾乎一朝散去。當晚,企業家坐在面積有限的辦公室內一個人失聲痛哭,第二天員工來上班的時候才發現公司的門沒鎖,以為遭了賊,正準備報警,發現企業家坐在辦公椅上,眼睛紅紅的,胡茬也生了出來,仿佛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
以上這個故事,是企業家隨行的秘書和我們說的,也就是當年準備報警的員工。
經歷過這些之后,企業家當天咨詢了多家跑腿軟件公司,僅僅3天就把合同敲定,又經歷近半個月的調整后,跑腿公司再次開門迎客。這次的情況稍好一些,這套軟件企業家足足用了2年的時間!
2年后,行業發生變化,企業家想增添一些新業務,不再是基礎的代買、代取、代送,企業家和這家跑腿軟件開發公司取得聯系,詢問能不能添加一些新業務,企業家得到的回答是,不能!
原來,這家軟件公司的技術研發人員一直不完備,在企業家與其簽訂合同后,僅有的幾個技術研發人員也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或跳槽,或被獵頭。2年來,企業家用的軟件從沒更新過!
痛定思痛,企業家吃了2次虧,決定這次一定要謹慎選擇下一款跑腿軟件,實在不行,就只能自己研發了。
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番話。
選跑腿軟件無非記住以下幾點:有更新能力;服務器承載量大;LBS定位精準;系統反饋速度快;如果有創業扶持就更好了,切勿貪小便宜吃大虧!當然,也可能是不貪便宜也吃虧!